国际货币基金组织_不确定世界中的财政政策
由 IMF 发表于2021-10-15 06:10:22
在许多国家,疫苗接种工作挽救了大量民众生命,并为经济复苏提供了支持,但由于新毒株的出现,不确定性依然较大。我们最新一期《财政监测报告》发现,疫情将对不平等问题、贫困问题和政府财政造成长期影响。
受疫情影响,2020年全球债务跳升了14%,创下了226万亿美元的记录。这一数字包含了公共部门和非金融私人部门债务。当局需要对后者进行密切监测,因为过高的私人债务最终可能导致公共债务规模扩大。
目前,公共债务规模达到88万亿美元,接近GDP的100%。2021年和2022年,预计公共债务每年减少GDP的约1个百分点;此后应稳定在GDP的97%左右。随着债务增长,各国需要根据自身的独特国情(包括疫苗接种速度和经济复苏力度)校准财政政策。
全球形势有所改善,但部分国家仍面临挑战
在不同收入水平的国家组别之间,以及在同一收入水平的国家组别内部,各国的环境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而其财政政策也是如此。
在发达经济体,财政政策仍在为经济活动和就业提供支持。在这些国家,财政政策正在降低对疫情紧急事件和救助措施的支持力度,开始转向促进绿色和数字化变革的公共投资。一些政策也将提高经济的包容程度。例如在美国,一些预算案旨在降低社会的不平等程度,并可能使贫困人口减少近三分之一。
从全球来看,财政政策也十分重要。例如,欧盟(“下一代欧盟复苏计划”)和美国(“美国就业计划与美国家庭计划”)宣布的大规模计划若全面实施,将在2021至2026年使全球GDP累计多增4.6万亿美元。
新兴市场和低收入发展中国家面临着更具挑战性的前景,因为许多国家的大部分人口仍未接种疫苗。此外,我们预计危机将产生长期的不利影响,导致财政收入低于疫情前的趋势值,低收入发展中国家尤为如此。这将使这些国家更难实现其发展议程。这些国家的财政支持比发达经济体更为有限,且由于融资约束收紧,财政的支持力度也在进一步减弱。政府当局仍须重点推进医疗卫生工作,为最弱势群体提供保护。尽管经济形势相比危机最严重时有所改善,但我们估计,与不暴发疫情的情景相比,2021年底陷入贫困的人口将多出6500至7500万人。
风险主要来自变种毒株和较低的疫苗接种率。庞大的债务和政府融资需求也是脆弱性的来源。随着一些新兴市场经济体央行开始加息遏制通胀,借款成本已有所上升。此外,还存在发达经济体利率突然上升的风险。这将使融资环境承压,对债台高筑和金融部门脆弱的国家产生尤为不利的影响。从有利方面来看,加大力度在全球范围内加快接种疫苗,将提振增长前景,并改善公共财政状况。
培育韧性,加强合作
在前景不确定、公共财政面临重大挑战的背景下,政府需要在多个方面采取行动:
根据疫情态势、经济形势和未来前景校准政策。 当局应逐步退出支持措施,财政措施应旨在控制公共财政风险,同时维护价格稳定和金融稳定。
重点推动经济变革,构建更加智能、更为绿色、更具韧性和包容性的经济。 这意味着需要加大对实体资本、教育和社会保障体系的投资,并加大力度支持劳动者再培训,将劳动力资源重新配置到更好的新就业岗位上。
逐步增加必要领域的税收,提高支出效率。 这一措施对于低收入发展中国家而言更为紧迫,因为其未来收入可能持续下降,而这可能减少其用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资金。
提升财政政策公信力,以便在不损害公共信誉的前提下,为进一步提供短期支持创造空间。 在开展紧急支出的同时,还应实施有关措施,确保透明度和问责制。中期财政框架可以让贷款方相信政府在财政方面会采取负责任的做法,从而降低融资成本。
尽管到目前为止,国际社会已经为低收入国家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帮助它们缓解财政脆弱性,但还要做得更多。IMF最近开展的特别提款权普遍分配帮助增加了国际流动性。如果高收入经济体能将此轮分配的特别提款权中的部分资源转借给低收入发展中国家,以此促进其可持续发展,那么将放大特别提款权的积极影响。然而,由于暂缓偿债倡议(DSSI,其允许符合条件的低收入国家暂缓偿还官方部门债务)将于2021年底到期,各方应确保 G20“债务处置共同框架” 有效运转以提供债务减免,以此帮助全世界最贫困和债务负担最重的国家应对新冠危机的持续影响。
作者:IMF
公众号: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发布时间:2021-10-15 06: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