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海淀_重磅喜讯!正式授牌!海淀,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由 海淀网 发表于2021-10-14 19:58:39
好消息
!!!
10月14日
在云南省昆明市COP15生态文明论坛上
海淀区被生态环境部授牌
荣获
第五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于城六区率先获此殊荣
▲生态文明论坛现场
▲副区长林航(左一)参加授牌仪式
●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年来,海淀区始终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顺应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期待,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抢抓“两区”建设机遇,深化落实“两新两高”战略,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走出了一条创新与绿色协同发展之路。天蓝、地绿、水清、景美,如今的海淀正呈现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
☆ 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
近年来,海淀区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突出精准、科学、依法治污,综合施策,精准发力,高标准推进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各项工作,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2020年,海淀区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位居全市前列,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建设高颜值海淀筑牢了绿色基底,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注入了绿色动能。
▲翠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
狠抓大气污染防治,深入实施“一微克”行动,聚焦重型柴油车、扬尘、挥发性有机物三大重点领域,狠抓精细化管理减排,推进多种污染物协同治理,全力打好蓝天保卫战。注重发挥科技创新优势,运用科技手段加强大气环境治理,依托“城市大脑”建设不断强化大数据智能化管理,运用卫星遥感技术手段、移动污染源自动监测系统逐步提升生态环境精细化治理水平。2020年底,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为36微克/立方米,较2015年下降55%,空气质量连续6年保持城区最优。今年1-9月海淀区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为3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0.8%,保持城六区最优。
▲执法人员在检查废气排放口
▲执法人员检测重型柴油车尾气
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坚持“保好水”和“治差水”并重,污染减排和生态扩容两手发力,加大水污染防治力度,突出“三水”统筹,全面落实“河长制”,全区水环境质量持续向好。2020年,市级考核的5个断面均达到考核要求,其中南沙河玉河橡胶坝断面水质首次达到了功能区水质标准,实现了从2015年劣Ⅴ3类到2020年Ⅳ类的跨越式提升,地表水环境质量首次达到城六区最优。实施“水清岸绿”行动计划,初步构建水网大循环,强化生态水源补给,园外园地区地下水较2016年回升超7米。
▲河道整治后的北长河
▲乡镇级集中式饮用水地下水采样工作
着力打好净土保卫战,加强土壤污染预防、分类管理、风险管控和治理修复等工作,土壤污染风险得到有效管控。加强生态环境风险防范,一般工业固废无害化处置率保持100%。
▲工作人员在开展关停企业原址用地污染筛查工作
▲执法人员对医院医疗废物处置情况进行检查
加快美丽乡村建设,32个村庄全部通过人居环境整治考核验收。持续改善生态环境,生态环境状况指数(EI)持续改善,在城区范围率先突破60。
▲常乐村
▲七王坟村
▲上庄镇垃圾分类宣传
☆ 绿色生态空间不断拓展 ☆
作为首都西北部重要的生态屏障,海淀拥有优越的自然禀赋,具有比较完整的“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体系,生物多样性丰富。区内有距北京城区最近的国家级森林公园——西山国家森林公园和享有“京城绿肺”美誉的凤凰岭自然风景公园。翠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是北京唯一的国家级城市湿地公园,园内生物资源丰富,一年四季雁鸭成群、草木葱荣,获得“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全区水域面积辽阔,主要有南沙河、清河等河流24条,昆明湖、圆明园湖等湖泊10个。
▲翠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
▲北京凤凰岭自然风景区
▲香山公园
▲玉渊潭公园
☆ 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加快形成 ☆
推荐 · 阅读
作者:海淀网
公众号:北京海淀
发布时间:2021-10-14 19:5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