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商报教育发布_重要风向!成都将增加指标到校比例,高中还要继续扩容
由 蒲俊宜 发表于2021-10-13 19:50:27
记者丨蒲俊宜
全文共2480字,阅读大约需要5分钟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
9月下旬,成都市“双减”方案公布。不少初中家长敏锐地注意到了一句话:稳步提高优质普通高中指标到校生比例。
这句话只有17个字,但确实是字少事大!毕竟,这句话的意思也不难理解:成都的指标到校比例还要扩大!
所以,今天我们结合成都“双减”,再来跟大家聊聊“指标到校”。
而且,我们认为,虽然聊的是中考“指标到校”,但今天这篇文章尤其值得小学家长们高度重视!至于原因,我们会给大家分析。
基础入门知识:
什么是指标到校?
成都的指标到校政策是怎样的?
在成都,你可以把上面这段话粗暴地理解为“四七九等知名高中,拿出一部分名额,按比例分配给成都的多所初中,让那些稍薄弱初中的孩子们能上优质高中。”
是不是很像定点送温暖的感觉?这样做的目的也很简单,就是希望大家小升初的时候不要盲目择校。毕竟,择校生是无法享受指标到校资格的。
再来说种类,指标到校又被分为了市级统分指标生、区域指标到校生和区域调剂指标到校生。其中“四七九”三校七区的指标简称为市级指标,各区域省重以上的普通高中指标简称为区级指标,每年各个学校都会拿出统招计划的50%以上的名额,按比例分配到各个初中学校。
成都商报教育发布记者查阅了2021年成都中心城区省二级以上示范性普通高中招生计划,发现2021年“四七九”三校七区2021年指标到校生计划招生1213人,占统招计划2424人中的50%;其他省二级以上示范性普通高中2021年指标到校生计划招生4883人,占统招计划9898人中的49.3%。
也就是说,综合来看,成都的这些“顶流”高中们,指标到校生的总比例已经到了50%左右。
那如何才能享受指标到校政策呢?这边给大家划几个重点!
·一是户籍要在本招生区域内;
·二是初一年级即在本校按政策规定入学、有本校3年正式学籍且在本校连续就读的应届初中毕业生;符合政策规定正常转学的,应在本校连续读满2个学年以上、且有本校2年或以上正式学籍;
·三是初中入学须符合当年成都市教育局义务教育招生入学政策。初中择校入学的学生不能享受指标到校生政策;
·四是需要德、智、体、美优秀,综合素质评价达到A等、体育达标。
需要注意的是,目前成都市级统分指标生和区域调剂指标到校生均须参加中考,中考升学成绩必须要达到重点线才可以录取。而区域指标到校,就是可以直升区域内高中学校,只要拿到名额的学生,就可以不用参加成都市统一中考(个别学校会要求参加中考)。
成都指标到校比例会提高多少?
8月31日,同为双减试点城市之一的浙江省金华市发布“双减”政策,文件明确提出要逐步提高优质普通高中招生指标分配到区域内初中的比例,以初中毕业生人数为基数分配到初中学校,到2023年达到75%以上,2025年达到85%以上。
这个比例,不得不说,相当惊人了。相当于只有15%的高中名额是拿来拼分数的,其余85%都拿来分配了。
9月21日,黑龙江省发布“双减”意见,文件明确提及优质普通高中招生指标分配到初中比例不低于60%并逐步提高。
指标到校比例提升后,
中考格局会有啥变化?
我们来举个通俗易懂的例子:假设某地第一年中考有5万人参考,拟录取3万人,指标到校比例50%,那么,当年中考的5万人,就会有1.5万人先通过指标到校拿到高中的名额,剩余3.5万人再通过中考去争取剩下的1.5万个名额。
但如果把指标到校录取比例提高到80%,在中考招生和录取人数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5万人里就有2.4万人可以通过指标到校先拿到高中名额,比上一种算法多出了将近0.9万人。明显可以看出,在大部分指标到校无需参加中考的前提下,提升指标到校比例后,初中孩子和家长的中考压力得到了最直接的缓解,“不用考了,直接分配一所高中给孩子读”。
还有一点,除了减轻初中家长的中考压力,提升指标到校比例也能降低家长在小升初阶段的择校热。前面我们提到,初中择校入学的学生不能享受指标到校生政策。因此提高指标到校比例,家长也会从更加长远的角度去考虑孩子的升学问题,降低家长在小升初阶段的择校热。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说这篇文章更值得小学家长关注的重要原因。
除了指标到校政策
成都高中还有这些变化
简单来说,一方面指标到校比例要提高,一方面高中学位的总数还要增多,两大利好之下,孩子的中考压力肯定是得到了缓解的,上高中也能有更大几率。
这无疑是一个积极的信号。
如果你对孩子的初升高还有疑问,可以扫码加入我们的初升高家长咨询群,十多位专业教育记者将会详实为你答疑解惑。
作者:蒲俊宜
公众号:成都商报教育发布
发布时间:2021-10-13 19:5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