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 Tony 发表于2021-10-13 14:59:31

消费者通常容易喜欢拿保险和股票比较,虽然两者差异非常之大,但因为同属于金融产品,加之很多人综合配置的概念也不强,喜欢股票的就死认股票,看不起保险。买保险的风险偏好低,觉得买股票的都是韭菜。今天和大家聊聊这个问题。
长远意义上来讲,保险也是增加生活平稳性的「概率」。
但保险条款的确定性也让其没有任何想象空间可言,而股票不同,其讲究的是「赔率」。
炒股的人,大多都是想有个更高收益率的可能性。行情好,有的人一年10倍,看着心痒痒,因为这个10倍,就是「赔率」。
但赔率越高,通常也意味着确定性概率越低,可能的收益高,隐含的确定性也就越低。
弄清赔率、概率,也不难理解为啥买股票和买保险的通常不容易互相理解了。
因为买股票的,眼里看的是「赔率」,买保险的,眼里看的是概率。
再举个赌场例子就都懂了。人为啥喜欢赌博?因为可以给你一个一夜暴赚的可能性。你说你去赌场目的是只赚本金的10%就走,你自己都不会相信。
但开赌场不一样,赌场看的是「概率」,每个游戏,前期设计时保证庄家获胜的概率高于50%即可,不怕你来赢很多钱走,因为只要人来的多,最终就会趋于这个概率区间。(大数定理)
当然也有例外,数学家爱德华·索普教授经过长期研究,找出了一个在21点上可以赢面高于50%的方法,当年横扫赌场,最后还出了一本《击败庄家》的书。
结果是很快,1964年4月,拉斯维加斯度假酒店协会正式宣布了新的21点游戏规则。
单看个体,某个人买重疾出险,交了几万,赔了50万,保险公司亏钱。
量级越大,出险的概率就越近似于精算里面的设定的情况,也就不用担心赔付问题了。
在公司打工,稳定但薪水天花板低,属于「高概率,低赔率」;
跑出去创业,容易失败但也可能收入跃迁,属于「低概率,高赔率」。
年轻的时候,玩“高赔率游戏”,玩币、炒股、开公司以及各种瞎折腾,只要不借钱,其实都可以算“输得起”,因为年轻,还可以重头再来。拥有比年龄大的更多的尝试机会,试错成本也不高。
但年龄越大,越有钱,家庭成员越多,越输不起。40岁再重新开始积累,太难,60岁输了,想翻身,概率极小。
这个时候,考虑「概率」就更重要了。比如怎么降低可能出现的风险概率,如何追求收入、资产「大概率」的增值,等等。
大热的Netflix韩剧《鱿鱼游戏》,一些人被逼走投无路,选择了死亡竞赛赢巨额奖金。这些参与者,要么身无分文妻离子散,要么是欠下巨款,该输的已经输光了,被迫参与「高赔率」游戏。
年龄越大,再有家庭,就越输不起,那么就更应该重点考虑「概率」而非「赔率」。
1、加大保险的配置,(给「小概率风险」打好补丁,提高生活品质的「确定性」概率);
2、尽量分散投资,不 ALL in (避免黑天鹅导致全盘输光);
3、股票多配稳健蓝筹,多看估值(蓝筹涨跌慢,想象空间小,但稳定,属于高概率,低赔率投资;估值低意味着安全垫,亏大钱概率低 );
4、清楚能力圈,关注确定性,不懂的谨投谨碰。(懂的东西,赢面概率更大);
5、多关注下限(最坏情况),理性看上限(乐观预期)(如实业投资,先算最大投入,可能亏损,分析回本可行性)。
因为是付费圈,有关行业发展、相关金融知识、保险专业问题,大家也可以自由提问,我们会尽力做解答。

作者:Tony
公众号:大鱼测评
发布时间:2021-10-13 14:59:31